制空权之殇:11名军师级志愿军将领血洒朝鲜,7名牺牲于空袭
1953年7月27日,随着《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一方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另一方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的签订,朝鲜半岛的炮火终于回归了平静。
在这场持续3年之久的战争里(从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开始算为3年1个月,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来讲则为2年9个月),参战各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算国民财政消耗、军事装备损耗,仅仅从伤亡人数看也非常惨烈!
1953年8月1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联合公布的战绩中记载:
共计毙伤俘敌数为109万,韩国防部编写的《韩国战争史》记载:美军损失17.98万(美国公布14.2万),南朝鲜损失98.84万,总计为113万(均不包括非战斗减员),其中南朝鲜阵亡137899人,“联合国军”大哥美国阵亡36574人,其它参战国家也有不同程度阵亡
志愿军的阵亡人数直到61年以后才最终确认,2014年10月29日,中国民政部、总政治部确认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653名,其中包括了代军长,副军长4名,师长3名,副师长1名,师参谋长3名。其中
军级将领有:
李湘,(1913~1952),第67军代军长,病逝;
吴国璋,(1919~1951),第39军副军长,在去平壤志愿军总部开会乘一辆吉普车返回军部途中遭遇空袭,肋骨中弹牺牲;
饶惠谭,(1915~1953),第23军副军长,在朝鲜伊川郡谷南佐里驻地遭敌机轰炸牺牲;
蔡正国,(1909~1953),第50军副军长,在军部召开军事会议时遭敌机轰炸牺牲。
师级将领有:
罗春生,(1916~1952),第40军第118师师长,在涟川前线新寺洞突遭敌机空袭而光荣牺牲;
李雪瑞,(1914~1951),第67军第200师师长,在藏财洞召开师党委和团级干部会议,遭遇前来轰炸的敌机在中弹坠毁前投掷的炸弹遇难。
王珩,(1911~1951),炮兵第8师师长,病逝;
蔡启荣,(1919~1951),第12军第35师副师长,前线指挥时遭炮击牺牲
胡乾秀,(1916~1950),第20军第58师参谋长,血战长津湖时,敌机轰炸了前线指挥所,中弹壮烈牺牲;
薛剑强,(1922~1951),第39军第116师参谋长,在前线遭炮击牺牲;
汤景仲,(1917~1952),第40军第118师参谋长,在涟川新寺洞视察工事,不幸遭敌人飞机空袭,壮烈牺牲。
这些牺牲的高级将领,绝大多数都是经过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成长起来的高级将领,牺牲时,年龄最大的蔡正国副军长44岁,而最小的薛剑强参谋长才29岁,这些都是军之栋梁啊!
但历史没有假设。这些牺牲的高级将领中,有7名牺牲于敌人的空袭,实乃我军制空权之殇。
早在二战时期,美国就让全世界见识了自己空军的威力。
美国空军的前身是美国陆军航空军部队,1941年由美国陆军航空美国陆军航空兵团改组而成。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举发展为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空中武装力量。
美国空军在1944年,二战结束前期达到了鼎盛时期,整个编制240万员,拥有近8万架飞机及783个永久基地,也正是由于空军的强大,让美军在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叱咤风云。空军的强大,真正实现了立体化作战,不管是在两栖登陆作战、后勤绞杀还是地面作战,美国空军都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
二战结束后不久,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两极冷战格局,一场包括军备在内的两极阵营竞赛正式展开。
美国在美国陆军航空队的基础上于1947年9月8日正式成立了美国空军,以苏联为假想敌,大力发展其空军,因为率先拥有了原子弹,尽管空军规模不比二战时期,但是其空军作战力量空前强大。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首先对南朝鲜提供的就是空中支援。据统计,1950年10月底,也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初期,美国空军共有14个联队,2个战斗机联队,3个战斗轰炸机联队、2个轻轰炸机联队、3个中型轰炸机联队、1个海军陆战队航空兵联队、3个舰载机大队,各型号作战飞机1100余架,加上联军及南朝鲜军共1200余架在朝鲜作战。到1951年,增至19个联队,飞机1500余架。
除了数量,美军的飞机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看看美军当时的装备:
战斗机:包括F80C“流星式”战斗机、F-86全天候战斗机以及少量F-51野马式战斗机,而F-86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
轰炸机:包括B-29“空中堡垒”轰炸机,主要用于远程战略轰炸,还有B-26轻型轰炸机用于作战;
侦察机:除了有RF-80A和RB29空中照相的侦察机外还有T-6战术控制飞机,用于空中通信和指挥;
运输机:C46、C47、C54、C119各型运输机用于空中保障、物品空投等。
美国大部分飞行员大多数都参加过二战,部分甚至参加过一战,飞行时间都在1000小时以上,还包括了戴维斯、席尔瓦等王牌飞行员。
而我国的空军呢?
1949年7月26日,中央军委决定,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兵团机关和军委航空局合并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领导机构,这标志着中国空军成立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
1949年10月25日,中央军委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萧华为空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此后,先后成立了华北、华东、华中(后改中南)、西北、西南、东北军区司令部航空处,归所在军区建制,才完成空军的初步建制,直到1950年初,才完成部队组建。
但是建制不等于战斗力,战斗力需要空军人才和飞机,而这些都是非常紧缺的。
首先是飞机。开国大典阅兵的时候我军只有17架飞机,在典礼上因为飞机不够,只能飞两遍,入朝作战的时候,虽然接管了部分国民党的航空设施和飞机,但是飞机都是老旧的螺旋桨式,而真正参与作战的是苏联的米格-15。但朝鲜战争初期我们只有不到300架飞机,只能进行战略牵制,进行战略轰炸等更不可能,差距悬殊。
其次就是飞行员,志愿军飞行员大都是从陆军中选拔的,因为时间紧,喷气式战斗机平均飞行时间不超过15小时,毫无空战经验。在朝鲜空战中的战斗英雄,后来成为空军司令的王海上将,和他的战友们飞行时间只有200多小时,在喷气式飞机上飞行还不到20小时,尚未取得喷气式战机的“驾驶执照”。
有些飞行员刚参加完编队训练,还不知道怎么开炮,就开赴了朝鲜战场!
因为差距明显,志愿军不得不采取其它办法对付敌机。
战略上,充分发挥我军的夜战优势,尽量在夜间作战,降低敌机的战斗力,毕竟我军一直在劣势中作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建立了充足的防空经验;
战术上,运用一切可以防空的力量进行防空,包括建立防空哨、建立防空设施、高炮部队防空、以及后来的轻武器防空,但是终究是大刀长矛拼来复枪,量级不对等。
整个战争期间,美空军对志愿军的空中打击是非常大的,但是集全体志愿军将士的智慧将损失降低到了最小,但很多战士仍然倒在了美军的轰炸中,当然也包括文中的几位军师级将领,因为没有制空权,一个军长和一个战士被轰炸的风险是对等的。
但朝鲜战争,也从侧面促进了我军的全面发展,空军经过了70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雷达兵、空降兵、电子对抗、气象等多兵种合成,由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多机种组成的现代化的高技术军种。
如果几位将军有灵,也会感到欣慰吧?
发布于:天津市